《商人妇》是许地山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讲述了一个被遗弃的妇人惜官的坎坷经历与心路历程。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传奇色彩,更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复杂性。
故事的主人公惜官,十六岁便嫁给了青礁的林荫乔。夫妻二人在一起四年,感情极好,“从不曾拌过嘴,或闹过什么意见”。然而,好景不长,林荫乔因打赌输掉了店铺和所有家产。为了东山再起,他决定远赴南洋闯荡。惜官对丈夫的决定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不仅为他打点一切行李,还拿出了一对玉手镯让他在厦门兑换作为盘费。在离别之际,林荫乔表现出极大的不舍,并向惜官承诺,无论到了哪里都会给她来信,如果五六年后还不能回来,就让惜官去找他。
然而,林荫乔离家十年,期间只给惜官来过两封简短的信,从未提及让惜官去找他。惜官却始终记得丈夫的话,将积攒的钱财打理妥当,毅然决定远赴新加坡寻找丈夫。然而,当她到达新加坡后,却发现林荫乔不仅生意做得极好,而且已经另娶他人。面对惜官的到来,林荫乔非但没有丝毫愧疚,甚至转手将她卖给了一个已有五个妻子的印度人阿户耶。
惜官的命运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被卖给阿户耶的初期,她曾一度陷入绝望,甚至想过一死了之。然而,在阿户耶的第三妻阿噶利马的安慰和帮助下,她逐渐走出了阴影,学会了认字,并得到了信仰的支撑。在阿户耶家中,惜官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好景不长,阿户耶去世后,惜官担心因自己有儿子而遭到其他妻子的暗算,于是在邻居的帮助下逃走了。
逃走后,惜官在一个小村庄里变卖首饰买下一处房子,带着儿子安心生活。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她进入学校学习,六七年后学问长进了很多,得以在一个村里当教习。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惜官终于过上了安稳而自由的生活。
《商人妇》这部作品采用双第一人称的写法,作者“我”和惜官。关于惜官的经历,全部通过惜官的口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出来。这样的写作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站在惜官的角度去真实地体会她的一生,看到她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而作者“我”又能及时地对惜官的讲述作出回应,帮助读者问出他们想要问惜官的话、发出读者想要发出的慨叹。
读完《商人妇》,让人不禁为惜官的命运感到唏嘘,同时也为她的坚韧和勇敢所感动。惜官的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立体而饱满的展现。她是一个有担当的女子,在林荫乔打赌输掉全部家当后,她没有过多的埋怨,而是默默地用积攒的钱财养家,支持丈夫远走他乡。她是一个胆大的女子,敢于在丈夫离家十年后,远赴异国他乡寻找他。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在被丈夫转卖后,虽然一度陷入绝望,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她还是一个善良勤奋的女子,在异国他乡,她不仅学会了认字,还关心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最终得以在村子里当教习,开启了新的人生。
《商人妇》不仅通过惜官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与抗争,还通过她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林荫乔的冷漠和无情,不仅是对惜官个人的背叛,更是当时社会重利轻义、男尊女卑思想的缩影。而惜官被卖给印度人阿户耶的经历,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当作私产和工具的残酷现实。这些社会问题的揭示,使得《商人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在小说中,除了作者“我”,惜官一生中得到的帮助基本都来自于女性。这些女性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艰难生活,但她们都有一颗善良和爱他人的心。她们在惜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让她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这种女性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不仅让惜官得以走出困境,也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之间的团结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商人妇》还通过惜官的经历展现了时间对个人的影响。惜官在回到曾经痛苦的地方时,面对熟悉的椰树、白鸥,内心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展示了时间能够抚平伤口、让人从痛苦中汲取力量的力量。惜官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坚持自我成长,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来新的生活。
此外,《商人妇》还体现了许地山作为一位受到佛教思想熏陶的作家的独特视角。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消极悲观和“无为”成分,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无奈的反映。他通过《商人妇》等作品揭示了社会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法,更多的是通过故事传达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这种思考和无奈,使得《商人妇》在深刻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商人妇》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复杂性的作品。它通过惜官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与抗争,以及时间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作品还通过女性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展现了团结和力量,通过许地山独特的视角传达了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读完这部作品,让人不禁为惜官的命运感到唏嘘,同时也为她的坚韧和勇敢所感动。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的佳作。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