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为何有闰月
中国古代历法,把包含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年叫作平年,而比平年多的那个月即称为“闰月”。这是因为中国古历法为阴阳合历,既考虑月亮盈亏变化又兼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协调这两种周期故加入“闰月”。
农历闰月的安排,自古以来依照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中气的变换规律来制定。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积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已超过一个月。调节的方法是在有的农历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称为闰月。因为立春在2月4日前后,所以农历加闰月的年份闰正月的机会极少,一般闰四月、五月、六月、八月为多。农历闰月的规律为: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
至于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农历中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周期而定,一年365天。两者相差11天左右,如果不加调整,十多年后两者相差就会超过一个月。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汉历)。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有12个平年,每19年有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至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至355天。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每个月都含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注意,是平均含有,不是绝对含有)。在农历中,农历月份是根据朔望月定的,不是根据中气、节气定的。因为一个月的天数都是29天或30天(都是天数定好的、不会改变的),而一个月的中气、节气的天数却是不定的,再加上农历月份是根据朔望月定的,故一个月的中气、节气的日期会逐年推迟——如此经过推算,农历月份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也就出现了。
农历月份中没有中气的月份即为上一月的闰月。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为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则依照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而定,为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这样的一个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变化(月的阴晴圆缺),又反映了季节的冷暖变化(阳历的回归年)。但是,由于农历月份没有严格依照太阳运动周期划分,因而农历月份与四季冷暖变化不是每年都一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月份,即农历的闰月。由于十九年七闰,农历闰月就被安排在农历没有中气的月份。
农历为何有时“闰正月”,有时“闰腊月”呢?闰月出现的规律如何?由于农历闰月的设置,每年天数并不一样,而农历有24个节气,每月都含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注意,是平均含有,不是绝对含有)。农历月份中没有中气的月份即为上一月的闰月。农历月份中没有中气的月份不是固定的,因此闰月的月份也不是固定的,有时闰正月,有时闰腊月,也有时连续出现两个闰月。例如,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和1911年(清宣统三年)、1930年(民国十九年)都是闰五月;又如,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闰三月,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再隔19年,到1925年(民国十四年)又是闰四月。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为二十九或三十天,而年的长短则依照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而定,为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3年下来就少了33天或34天左右。为了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即同时为保证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农历便采用十九年置七个闰月的方法来“调整”,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就为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一个太阳年,但它和真太阳年相比还是存在约31天的偏差。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周期而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两者相差约11天。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采用农历置闰月的方法。所以农历的闰月中无中气,农历历月里没有中气的月份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有时闰月会跟在上一个月份的后面,称为“十三月”。
现在人们使用统历(公历),它实际上是阳历的一种,而农历则是阴阳历的一种,它综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优点,既反映了月亮(太阴)的运动规律,又反映了地球(太阳)的运动规律。农历中的一个闰月并不是随便安排在哪一个月的,它是推算出来的。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的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3年5月21日对应农历的2003年4月21日,表示阴阳历同时运行到这一点;再隔19年,即公历的2022年5月21日,再次对应农历的2022年4月21日。在这个周期中,农历经过7个闰月后,长度与公历基本一致。
55.60Mfnf马桶人模组
45.55M事农小方
68.52MROOT大师vivo版
54.60M口袋精灵联盟GO
30.91M叮咚买菜app官网最新版本
49.22M七龙珠武道大会正式版
40.62M魔兔安卓版
76.71M泰迪萌萌消
74.08M不高兴的侄女手机最新版
21.54M向往的退休生活正版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