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龙架山森林公园,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里林场哨上分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架山森林公园不仅以其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和秀美的山水吸引了无数游客,更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龙里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苗岭山脉中段,总面积达6100.90公顷,由龙架山、响水河、猴子沟三个景区组成。公园内分布有台地、丘陵、山地三种地貌,土壤主要为黄壤、石灰土和草甸土,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为14.8℃,年均降水量达1089毫米,年均日照时间为1248小时。
龙架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4.8%,植被类型丰富,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本沼泽等7个类型。最高海拔达1386.3米的龙架山,是森林公园内的最高峰,因山形与诸峰连成长岭,形似龙的骨架而得名。这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共有105科450种,包括水杉、华南五针松、银杉、掌叶木、伯乐树等国家保护植物。此外,公园还引种培育了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5种,桫椤、鹅掌楸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1种,贵州省级保护植物和特有树种54种。
动物资源同样丰富,境内野生脊椎动物有26目60科175种,其中哺乳类有9目20科48种,爬行类1目5科13种,两栖类2目3科8种,鸟类14目32科106种。主要动物有野猪、黄鼬、黑鸢、普通鵟、环颈雉、山斑鸠、红嘴蓝鹊、喜鹊、黄臀鹎、大山雀等。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林麝,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大鲵、猕猴、水獭、大灵猫、斑羚等。
龙架山森林公园内景点众多,各具特色。龙仙湖是龙架山景区最大的人工湖,面积约0.5公顷,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是游客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潜龙洞位于龙架山景区东端龙眼峰西南约150米处,洞内碳酸盐岩溶蚀沉积有石柱、钟乳、石笋,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双龙飞瀑位于猴子沟景区西端的黑冲内,瀑水从两个相距约20米并大致在同一高度的暗河溶洞中涌出,至悬崖边缘凌空飞泻30米,宽约3米,直落谷底,气势磅礴。
珍稀植物园位于龙架山景区中东部,占地400余亩,由国家林业部于1998年批准建立“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这里种植有众多珍稀植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植物知识的科普教育点。
公园内建有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素质拓展营地、古生物游乐园、儿童游乐园、聚龙山庄、森林人家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多形式的休闲体验。自2022年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公园在增设康养基地、林间步道、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游客的漫游体验。
龙里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龙架山森林公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龙里县的地形沿东北至西南纵向呈月牙形,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黔中大地,这里留下了历史名人王阳明、徐霞客、林则徐、地质学家万鹤仙等的足迹。巫山古岩画群、冠山古建筑群、云台古寺等历史遗迹,每一处都承载着龙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龙里县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歌舞、服饰、节日等文化元素,为龙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在龙里的街头巷尾,你可以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他们载歌载舞,欢度佳节,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民族氛围和节日气氛。
近年来,龙里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龙里县被评为中国刺梨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刺梨名县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龙里旅游业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龙里未来发展的期许和憧憬。
龙架山森林公园作为龙里县热门旅游打卡景点之一,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更成为了龙里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未来,龙里县将继续以“打造黔南区域经济开放合作样板区,建成贵阳副中心城市”为定位,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
龙里龙架山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成为了众多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以漫步林间,享受天然氧吧带来的清新空气;你可以探访溶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可以游览珍稀植物园,了解植物世界的奥秘;你还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体验少数民族的热情与活力。龙里龙架山森林公园,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期待你的到来,一起感受它的魅力、探索它的奥秘、享受它的美好。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