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影院复映首日票卖光,为何收入仅仅才16.5?
2020年7月20日,是全国电影院在新冠疫情后有序恢复开放营业的首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成都和平电影院也迎来了它的复工时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家影院在复工首日售出了所有预售票,但其总收入却仅仅只有16.5元。这一奇特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7月17日下午5时左右,成都和平电影院率先开启了网络预售。影院决定在20日复工当天放出165张预售票,这些票在当晚即被一抢而空。观众们对于重返影院的热情显然非常高,这也让影院的工作人员们倍感振奋。然而,当他们看到收入数据时,却不由得感到惊讶和困惑:每张电影票的网络预售价仅为3.1元,而售票平台每张票还要收取3元的服务费。这意味着,每张票影城实际收入仅0.1元,所以总收入只有16.5元。
影院方面对于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首先,复映影片的片方不分账,影院没有任何的成本压力,因此决定让利给观众,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他们回到影院。这一策略显然取得了成功,因为电影票在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其次,影院方面表示,新影片还是会按正常价格销售,而此次复映的影片主要是院线提供出来恢复市场的,影院有权决定是卖20元还是卖5元,这是他们的营销策略之一。显然,他们选择了以极低的价格吸引观众,以期重振电影市场。
虽然收入只有16.5元,但影院方面却表示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这标志着停业达半年之久的电影行业开始朝好的方向恢复,又一个行业从疫情的折磨下恢复生机。观众们并没有放弃电影院,他们的热情回归给了影院巨大的信心。影院负责人甚至表示,他们将继续执行这一低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回到影院。
然而,这一低价策略也引发了一些讨论。有人认为,影院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售票,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成本。毕竟,每张票只收入0.1元,对于影院的日常运营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此外,售票平台每张票收取3元的服务费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一费用过高,导致影院实际收入过低,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盈利能力。
不过,影院方面对此进行了回应。他们表示,虽然每张票的收入很低,但是通过低价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回到影院,从而增加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比如售卖爆米花、饮料等零食以及推出会员服务等。这些额外的收入来源可以帮助影院维持正常的运营成本。
除了低价策略外,影院方面还表示将免费赠送3D眼镜给观众。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影院对于服务质量的重视。他们认为,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观影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回到影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影院在复工首日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疫情防控仍然是他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根据国家电影院复工的相关规定,影院上座率不能超过30%,隔排、隔座售票,且全部实行实名制网络售票。在观影期间,观众还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体温37.3度以上者不得进入影院。这些措施无疑增加了影院的运营难度和成本,但是为了保障观众的健康和安全,影院方面表示将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此外,影院方面还表示将继续加强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影院的卫生环境达到标准。他们将定期对影院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并对员工进行防控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这些措施旨在让观众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
对于未来,影院方面表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们认为,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和观众观影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影市场有望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他们的低价策略和优质服务将帮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观众回到影院。
总的来说,成都和平电影院在复工首日售出了所有预售票,但总收入却仅仅只有16.5元的现象虽然令人惊讶,但也反映了影院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机遇。通过低价策略和优质服务,影院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回归,为电影市场的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疫情防控和运营成本等问题仍然是影院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影院方面需要继续加强防控措施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以确保电影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和观众观影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市场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影院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电影市场的复苏和繁荣!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24